■「資訊工具」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以下分三方面說明:
1.資料收集:史料的蒐集與紀錄,圖書館、書籍於
文獻蒐集階段是不可或缺的工具,在實地訪問時,我們以錄音機、攝影機做訪問現場詳實的紀錄。
2.資料整理:利用文書處理軟體將文字、圖片作有系統的整理、排序,以利後序進度報告上傳、小組討論及網頁製作。
3.網頁製作:在網頁製作部分,我們利用全校授權的繪圖軟體〈Namo5.5、Photoimpact7〉、Flash MX教育版,分工完成網頁。
■我們利用了以下工具與其用途:
電話─隊員間的聯絡、團隊和受訪者的聯繫、
約定訪談時間。
電視─台視頻道播出「台灣真女人」的節目,曾經報導廖秀年校長。
數位相機─拍攝訪問情形、和專題製作過程。
掃瞄器─掃取文獻上的資料。
錄音機─訪談時以錄音機收音。
攝影機─錄下訪問的全部過程及內容。
電腦軟體─全校授權的繪圖軟體〈Namo5.5、
Photoimpact7〉、FlashMX教育
版、word文書處理軟體。
圖書館─桃園縣立文化局圖書室、桃園國民小學圖書室皆提供文獻資料,讓我們利用了前人的智慧。
書籍─台灣真女人之真愛無敵、吳尊賢愛心服務獎、桃園市94年出版的「桃園市志」第七篇教育篇、吳尊賢愛心獎─第三屆得獎人簡介。
口頭採訪─史料蒐集困難,藉由訪問增進報導內容。
■我們所操作的工具來源:
電腦軟體、電腦網路資源由學校提供,因為大部份的時間我們都在學校裡工作;數位相機以及書籍是隊員們及其家長自行購置。